接頭損耗的標準數值
光纖接續標準多年來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部頒YDJ44-89《電信網光纖數字傳輸系統施工及驗收暫行規定》簡稱《暫規》,對光纖接續損耗的測量方法做了規定,但沒有規定明確的標準。原信產部鄭州設計院在中國電信南九試驗段以后的工程中提出了中繼段單纖平均接續損耗0.08dB/個的設計標準,以后的干線工程均沿用。
ITU有關接續介入損耗的原文如下。“
本試驗使用于一個竣工的光纖接頭,?用以度量接頭質量。
應按照IEC?1073-1進行試驗。測量可在實驗室或現場進行。實驗室用剪回法較好,現場可用雙向OTDR法。介入損耗的典型值可能隨應用場合和(或)所用方法而變化。最小的接頭損耗典型值≤0.1dB。在某些場合中,介入損耗典型值≤0.5dB是可能接受的。有許多熔接機和機械接續裝置在制作接頭后可以估算接頭損耗值。?某些主管部門和私營運行機構在現場接續安裝時采用這些估算值,并且在全部線路施工完成后,再用OTDR對線路全程進行復測。在現場安裝時,也可用其它一些方法來估算接頭損耗值,?例如采用夾上去的功率計和本地注入檢測的方法。 ?。?/span>1)該建議是基于單纖接頭損耗的可接受值≤0.5dB,平均值沒有規定的情況下而言的。
從目前的熔接機情況看,?熔接機所顯示的數據配合觀察光纖接頭斷面情況,?能夠粗略估計光纖接續點損耗的狀況,?但不能精確到目前我國所要求的光纖接續損耗指標的數量級。我們認為,這些熔接機的設計目的和依據是基于ITU建議的。
(2)目前的熔接機接續是通過對光纖X軸和Y軸方向的錯位調整,在軸心錯位最小時進行熔接的,這種能調整軸心的方法稱為纖芯直視法,?這種方法不同于功率檢測法,現場是無法知道接頭損耗確切數值的。但是在整個調整軸心和熔接接續過程中,?通過攝像機把探測到所熔接纖芯狀態的信息送到熔接機的專用程序中,可以計算出接續后的損耗值。?但它只能說明光纖軸心對準的程度,并不含有光纖本身的固有特性所影響的損耗。而OTDR的測試方法是后向散射法,它包含有光纖參數的不同形成反射的損耗。
比較上述兩種測試原理,兩者有很大區別。通過實踐證明,兩種方法測出數據一致性也較差,通過最近幾年對干線工程接續測試發現,很多情況下熔接機顯示損耗很?。ㄐ∮?span style="font-family: Tahoma;">0.05dB)甚至為零,但OTDR測試則大于0.08dB,且沒發現有對應的規律。
”
日本的接頭損耗標準(NTT光纜施工驗收規程)最小值小于0.9dB,無平均值要求,只有中繼段總衰減要求,只要滿足,就能開通設計要求的或將來要增加的設備,在接續操作方面則與ITU建議一致。美國、歐洲諸國也都采取了大致與ITU建議一致的做法。
事實上,影響光纜安全的主要是機械損傷,光纖接續損耗大一點并不會影響接續強度,因此我們時候在驗收測試中發現,有些點數值確實偏大,大約有1%左右的接頭回超標準,并且在多次接續后仍無法降低.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判斷合格的.有的時候會按照中級段總衰減來要求,從而驗收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