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是什么?
英文名稱是Power Over Ethernet,直譯為以太網供電,意指用以太網的網線給對端連接的設備(PD)供電,就像電話機那樣(電話機都不用從本地獲取48V電源,而是由電話局的局端電話交換機負責向其提供48V直流電源)。那么其實簡而言之,對于以太網供電也就是PoE而言,雙絞線對既擔任信號傳輸線又同時兼任直流電源的供電線。
具體有哪些變化和POE相關呢?
PoE最初只是一種為VOIP電話供電的方法,而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到今天我們擁有了大量使用PoE的設備。比如cctv 的攝像頭,WIFI的接入點,一些數據中心和辦公室照明,樓宇門禁和安保系統等等。而PoE的能力也從最早的12.95w到現在應用四對線供電最高能到90w的功率——PoE++。對于新的數據布線,我們將從2對線轉向4對線,在新的標準IEEEE802.3bt下可以實現90W。那么PoE++的出現對于安裝商,甲方,以及線纜廠商等等有什么實際意義呢?以及我們為什么要關注標準為IEEE802.3bt的PoE++呢?
首先是對于甲方和安裝商而言部署更為便捷;其次是對于甲方而言更為節省成本,我們應用PoE技術,可以省去一大筆部署交流電源的費用,這是非常可觀的,具體節省成本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CCTV攝像頭省去了交流電源插座;二是智能照明系統可以只在需要時使用數據線供電,不用昂貴的交流電;當然還有很多應用,門禁系統,5G的小型蜂窩的供電等等,三是系統結構變的更為簡單,減少了一半的故障點概率。對于線纜廠商而言,能穩定支持PoE應用的線纜也成為必須要做到的要求。
便捷的PoE++出來了,對于線纜的挑戰也就提高了。
以前鋪設綜合布線系統時,我們可能會選用福祿克DTX-1800的國標GB5012-2007版本的標準對布線系統進行測試,依照這個測試標準,我們無法了解線纜能否支持PoE的應用,通過測試可能依舊會出現系統應用上了之后丟包,重傳,甚至設備無法啟動等問題,比如攝像頭不亮等等。對于PoE測試,福祿克FLUKE DSX2-5000和DSX2-8000的國標GB50312-2016中有新的定義和測試,主要增加了線對內不平衡電阻以及線對間不平衡電阻這兩項參數。
線對內不平衡電阻&線對間不平衡電阻
這兩項新參數的意義是什么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老的標準里面并線對內電阻不平衡和線對間電阻不平衡這兩個參數。以前線纜如果只供應15w功率的電,電阻里面我們了解環路電阻就好了,也就是兩根銅線一個來回的電阻值,用過萬用表的朋友,你們用萬用表測出來的就是環路電阻值。但是現在高質量的監控攝像頭15瓦功率的電可能并不能滿足需求,而線纜要支持更大的功率,更大的功率意味著更大的電流,以及線纜里面需要更多線對去供電。因為制造的時候線纜里面每根芯線可能會有制造偏差,傳電流可能就有問題,所以電阻也就有可能有問題,我們把它叫做電阻不平衡,電阻不平衡參數如果不在一個合理范圍內,就很有可能出現PoE設備啟動不起來,比如PoE攝像頭不良,線纜發熱造成安全隱患,功率損耗,數據丟失等等。所以測試電阻不平衡參數對于PoE應用而言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