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外表,高速和低速數據線似乎看不出有明顯區別!
大咖:
對一般網絡用戶來講,是的。高速和低速數據電纜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雙絞線或者叫對絞線結構。不過,對于專業人士來講,他們之間的差別其實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呢,不同速率的雙絞線,他們的線對“絞結率”或者說絞距是不一樣的。Cat3、Cat5e、Cat6A、Cat7電纜,它們一個比一個絞結率高。這是因為,速率越高,占用的頻率帶寬也會越高,而信號的工作頻率越高,線對間的干擾就越大(數據電纜一般是四對線結構)。因此,高速數據線比低速數據線絞結率要高一些,因為較高的絞結率可以更好的抵抗線對之間的干擾和外來輻射的干擾,也能更好地抵抗高頻信號的干擾。第二,就是線對的直徑有區別。因為高速數據線使用的信號頻率較高,而銅材的高頻信號衰減值較大。因此,高速數據線使用的銅線直徑要粗一些,這樣才能讓高頻信號成份的損耗小一些。例如七類線一般使用22、23號線規較多(AWG22/23),而超五類線則使用24號、25號甚至26號線規較多,少部分會用到23號。
小福:
那么除了絞結率不同,直徑不同,還有其他區別嗎?
大咖:
有的。他們的結構也有些區別。我們知道,增加絞結率雖然可以減少干擾,但一味地增加也會導致電纜過長,成本增加,損耗加劇。為了進一步減少線對間的干擾,非屏蔽的高速數據線還采用增大線對間“間距”的辦法來減小線對彼此之間的工作時向外輻射的干擾,也就是在線對之間使用骨架來增加線對間的間距,間距加大,則線對間的干擾就可降低。但這樣做也有副作用,那就是線纜會比較粗(外徑較大),耗費的材料較多,布線占用空間也會多一些。
在能支持運行萬兆應用(例如萬兆以太網)的非屏蔽Cat6A線纜當中,還要考慮抑制線纜之間的干擾,也就是我們說的減少“纜間干擾”。因為在較高信號頻率下電纜輻射到周圍空間的干擾能量相對較強,如果是非屏蔽線,那么成捆電纜在運行萬兆以太網時彼此之間的輻射干擾會明顯增加。為了減輕“纜間干擾”,制造商會將線纜的外皮做的比較厚,從而拉開纜間的“間距”,使纜間干擾得以減小。不過這又會帶來線纜本身重量的增加,此時可用發泡塑料來制作線纜的外皮,或者用內層呈鋸齒狀的塑料來制作電纜外皮,這樣的措施可使Cat6A線纜的外包皮厚度比較大,但重量又不會增加很多。
小福:
簡單來說,它們的區別就是高速線對的絞距會比較密?—?減少線對間干擾;再就是比較粗?—?線對間采用了隔離骨架來減小線對間干擾,并加厚了線纜外包皮來減少纜間干擾;最后就是芯線的直徑會較大,以減少高頻信號的損耗,使高速信號能夠傳得更遠。
大咖:
是的。最后一點就是:更高速率的數據電纜為了減少線對間干擾和纜間干擾,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全屏蔽線結構(例如像Cat7/7a、Cat8那樣)–帶寬提升的同時也必然伴隨著直徑的增粗。
了解了這些區別后,大家在選擇符合需求的線纜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必要時可以用DSX系列線纜分析儀來做一下選型測試(確認達標)和進貨測試(避免被換貨),確保貨真價實。
]]>
一分錢一分貨,價格與質量成正比
俗話說“人不識貨,錢識貨”,理論情況下價格較高的網線在質量上一定更勝一籌,但是難免存在不法商家用“以次充好”的手段將低質的網線賣高價,因此消費者需要掌握一些辨別網線質量好壞的方法,以免上當受騙。
小白必讀篇
如果您不懂網線,作為一名小白,可從以下來判斷網線的好壞。
眾所周知,網線內是由四對雙絞線相互纏繞組成的,而四對雙絞線絞的越密,屏蔽性能越好,抵消外來干擾的能力也越強,網線的質量也就越好,如Cat6網線的絞距比Cat5e網線的絞距密集,其性能更優。不過對于屏蔽網線來說,網線內已有屏蔽層,無需看絞距,但對于非屏蔽網線來說,我們可以使用剝線鉗將網線剝開看四對雙絞線的絞距。
質量好的網線為了將每對雙絞線之間產生的串擾程度降低到最小,會將每對雙絞線按照逆時針方向緊密地纏繞在一起,且每對雙絞線的絞距不同,也正是因為網線生產工藝的復雜化,導致了網線成本的增加,而一些不良商家為了減少制作環節、降低生產工藝成本,網線內四對雙絞線的絞距達到了一厘米甚至高達好幾厘米,這樣每對雙絞線之間的串擾增大,會嚴重影響到網線的性能。
其實有時也可直接從網線外觀上看,四對雙絞線絞距密集的網線外皮上能清楚的看到四對雙絞線明顯纏繞的痕跡。
在剝開網線的同時,我們可以再次使用剝線鉗將纖芯的外皮剝開查看纖芯材質是否為無氧銅。無氧銅的纖芯質地柔軟、色調亮黃,在光照的反射下,纖芯剖面會反射出金黃色光澤;若是剖面泛白且質地較硬,那么可能是雜銅,若是剖面亮白且質地非常柔軟,那么可能是銅包鋁。
雖然鍍銅、雜銅、銅包鋁、銅包鋼、銅包鐵等導體材質的網線價格比無氧銅的網線價格便宜,但無氧銅的含氧量極低,基本無氫脆現象,不容易被氧化,使用壽命長;且其柔韌度高、抗拉力好,具備良好的延展性,彎曲不容易斷裂;與其同時,導電性良好,信號衰減小,能夠保障電氣設備在額定功率下工作,信號穩定順暢的傳輸。
目前市面上網絡水晶頭鍍金有30μm和50μm兩種類型,雖然30μm的價格相對于50μm的價格來說便宜,但是網線水晶頭鍍金越厚,越耐插拔(支持插拔次數越多)、使用壽命越長,且傳輸性能也越好,因此,相對于30μm的網絡水晶頭來說,50μm的網絡水晶頭質量更加好。
是否通過福祿克測試是判斷網線好壞最重要的標準之一。一般來說,質量好的網線都能經過福祿克測試,您可以在購買網線時詢問商家是否能夠提供福祿克測試報告。其中福祿克測試包含了鏈路測試、信道測試、單體測試。
■ 鏈路測試:也被稱之為永久鏈路測試,主要測試工程網線(箱裝網線)是否達標,通過該測試的網線適用于長距離的室外連接。
■ 信道測試 :是目前最常用的網絡跳線測試項,通過該測試的網線可滿足大部分網絡需求,適用于短距離的小型企業網和家用布線連接。
■ 單體測試:也被稱之為跳線測試,專門針對網絡跳線,是最高級別的測試項目,使用時間長,性能更加穩定,不會出現丟包,數據丟失現象。相比通過信道測試的網線來說,其性能更高,適用于對性能要求高的應用環境,如中大型數據中心或品牌數據中心。
技術晉級篇
如果您懂網線,且是一名動手達人的話,不妨嘗試以下四種方式親測網線的好壞。如果您懂網線,且是一名動手達人的話,不妨嘗試以下四種方式親測網線的好壞。
網線傳輸速率測試是判斷網線好壞的最有效手段。為了更貼近實際使用環境,同時減少外界干擾,最好采用雙機(兩臺計算機)直聯的方式進行測試。通常情況下,質量好的網線測試的速率可能會超過規定速率,而質量差的網線測試的速率遠遠達不到網線標準,這也是為什么質量好的網線價格高的原因之一。
為了減少安全隱患,避免火災的發生,一般網線的材質都要求具備阻燃性,因此可以利用火來測試網線的好壞。首先,質量好的網線,其燃點高,一般不會自燃,就算燃燒起來切斷火源,會自行熄滅。而質量差的網線為了節省成本,外護套會采用劣質材料,在一定溫度下會自燃,燃燒起來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且產生較大的黑色煙霧。
了解了網線的好壞如何判斷,也就理解了為什么網線的價格會存在如此大的差別。
1塊錢的網線 VS 10塊錢的網線:如何選?
雖然清楚一根10塊錢的網線肯定比一根1塊錢的網線質量好,但是有人認為都能正常連接設備使用就可以,并不是一定要選擇最貴的。確實,從短期來看,1塊錢的網線和10塊錢的網線都能連通,且1快錢成本更低,為何需要花更多的成本購買10塊錢的網線呢?我們需要用長遠的利益進行分析。
有數據表明,符合質量標準的網線壽命在5年左右,假設一根10塊錢的網線壽命也是5年。而1塊錢的網線因為材質、纖芯等達不到標準,可能出現彎折斷裂的情況,壽命在1年左右,由于網線是整個布線體系中的一環,牽一發而動全身,替換一根網線可能需要耗費超過網線成本本身的時間和人力成本;若是長時間使用會出現延時過大、丟包、卡頓、網絡故障無法上網的情況,其成本無法用金錢衡量;更嚴重的是若是工作環境溫度過高時,會自燃引發火災。
因此從長遠來看,10塊錢的網線成本反而更低。
不管是家庭網絡、企業網還是數據中心,面對日益增長的數據流和多媒體服務,大容量、高速率網絡不斷擴大,對網線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因此從長遠來看選擇一款質量好的網線勢在必行。
上述也已提及一款質量好的網線均能通過福祿克測試,因此對于家用網絡和小型企業網來說,其網絡結構簡單,對傳輸速率及性能要求不高,選擇通過福祿克信道測試的網線即可。而對于中大型數據中心或者品牌數據中心來說,網線連接整個網絡系統,若是使用質量差的網線,則會引起丟包、卡頓、網絡故障甚至癱瘓的嚴重后果,因此最好是選擇通過福祿克單體測試的網線。
]]>
若您身處于網絡通信行業,相信您應該了解一些以太網線纜,比如說超五類網線、六類網線和七類網線等等。但是您知道Cat8 八類網線 是什么嗎?它與五類網線、六類/超六類網線及七類/超七類網線有著怎么樣的區別呢?下面就由深圳連訊達帶您認識新一代網絡跳線——Cat8 八類網線吧。
Cat8 八類網線是最新一代雙屏蔽(SFTP)的網絡跳線,它擁有兩個導線對,可支持2000MHz的帶寬,且傳輸速率高達40Gb/s,但它最大傳輸距離僅有30m,故一般用于短距離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交換機、配線架以及其他設備的連接。
Cat8 八類網線的相關標準由美國通信工業協會(TIA )TR-43委員會于2016年正式發布,具體如下:
1.符合IEEE 802.3bq 25G / 40GBASE-T標準,規定了Cat8 八類網線的最小傳輸速率,可支持25 Gbps和40 Gbps的網絡布線。
2.符合ANSI / TIA-568-C.2-1標準,規定了Cat8 八類網線的通道和永久鏈路,并包含電阻不平衡、TCL和ELTCTL的限制。
3.符合ANSI / TIA-1152-A標準,規定了Cat8 八類網線現場測試儀測量和精度要求。
4.符合ISO / IEC-11801標準,規定了I/II 類Cat8 八類網線的通道和永久鏈路。
在ISO / IEC-11801標準里,根據通道級別將Cat8 八類網線分為了I 類和II類,其中I類Cat8 八類網線屏蔽類型為U/FTP和F/UTP,能向后兼容Cat5e、Cat6、Cat6a的RJ45連接器接口;II類Cat8 八類網線屏蔽類型為F/FTP 或 S/FTP,可向后兼容TERA或GG45連接器接口。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網線有超五類網線、六類網線、超六類網線、七類網線及超七類網線這五種類型,那么Cat8 八類網線與這些網線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區別呢?下面就是以上網線的參數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Cat8 八類網線和七/超七類網線一樣,都屬于屏蔽型雙絞線,能應用于數據中心、高速和帶寬密集的地方,雖然Cat8 八類網線的傳輸距離不如七類/超七類網線的遠,但是它的速率和頻率卻是遠超于七類/超七類網線。Cat8 八類網線和超五類網線、六類/超六類網線之間的區別較大,主要體現在速率、頻率、傳輸距離以及應用等方面。
| 產品名稱 | 屏蔽類型 | 頻帶寬度 | 速率 |
|---|---|---|---|
| 3m Cat5e超五類屏蔽(FTP)網絡跳線,卡溝設計,藍色,PVC | 屏蔽雙絞線(FTP) | 100MHz | 1000Mbps |
| 3m Cat6六類非屏蔽(UTP)網絡跳線,卡溝設計,黃色,PVC | 非屏蔽雙絞線(UTP) | 250MHz | 1000Mbps |
| 3m Cat6a超六類雙屏蔽(SFTP)網絡跳線,卡溝設計,灰色,PVC | 雙屏蔽雙絞線(SFTP) | 500MHz | 10Gbps |
| 3m Cat7七類屏蔽(SFTP)網絡跳線,卡溝設計,黑色,PVC | 雙屏蔽雙絞線(SFTP) | 600MHz | 10Gbps |
雖然目前Cat8 八類網線的應用并不廣泛,但隨著網絡布線對傳輸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相信日后Cat8 八類網線會逐漸成為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主流產品。
利用這個原理制造的雙絞線就可以減少空間輻射進來的電磁感應信號—這真是一個簡單而又有效的好辦法。所以,高速數據電纜幾乎無一例外地都使用雙絞線。平行線(非雙絞線)由于不能抵消外來干擾只能在傳輸低速數據信號或低頻模擬信號時使用(比如最老式的電話線就是一對平行線)。當然地,雙絞線絞的越密,抵消外來干擾的能力也越強。剝皮后對比觀察你會看到,六類線比五類線的絞結密度要高一些,而五類線又比三類線高一些。
在一根網線內,雙絞線受到的干擾是指同一根網線中其它鄰近線對輻射來的干擾再加上網線外部空間輻射來的干擾(比如動力電源線、通信基站、損壞的日光燈等輻射來的強干擾)。鄰近線對的干擾感應系數就是上面介紹的近端串擾(NEXT)、遠端串擾(FEXT)等參數。
]]>
屏蔽線的缺點是價格較高,線纜較粗、較硬且安裝比較困難,安裝密度下降,管道空間緊張,造成成本上升;對屏蔽接地的要求較高,設計和施工難度大,接地成本也較高。?另外,性能優良的七類線系統與光纖系統的最終成本相比并不占有明顯優勢,所以在超過萬兆的高速應用中現在多傾向于使用光纖,且光纖系統的速度升級空間儲備更大,后備帶寬余量大。七類布線系統在北美和中國的推廣率很低。北美地區基本上不使用七類線,中國國內則主要受成本和使用習慣的影響,七類系統的數量所占比例估計遠在 0.01%以下。?? 北美用戶的習慣性選擇:要么選擇 Cat6/6A 非屏蔽電纜(UTP),要么直接上光纖。這也是中國大陸七類線系統推廣的主要障礙之一。但在高速的工業以太網、多用途傳輸網絡、高保密性用戶,七類網線還有很大推廣應用的空間。
]]>【網線多長才合適】我們當然希望網線可以用到越長越好,但這有相當的難度。因為信號在電纜中傳輸是有衰減的,太長的網線衰減量會超標,此時網線對端的設備接收到的信號強度就會很弱,信號攜帶的傳輸數據出錯的可能性就會加大,導致誤碼率迅速增加—嚴重時甚至無法從背景噪聲中識別出有用信號。所以,不能無限制地使用超長網線。那么,多長的網線比較合適呢?智能建筑的標準當中做了一個硬性規定—100 米。因為對于絕大多數的樓內布線來講,100 米的長度足夠用了。電纜生產廠商就按這個衰減值要求來生產網線。不過這并不是絕對的,如果網線質量比較好,損耗小,那么可以適當延長一點使用距離。標準中一般允許默認有上浮+10%的長度余量(TIA568C 標準)?;蛘吆唵蔚赜脗鬏敃r延的數值上限來限制網線的長度(后面將會介紹這個參數)。保險地講,鏈路的長度最好不要超過 100 米(施工時長度限制是 90 米,還有 10 米留給兩端上設備跳線)。否則,測試結果會時常被判為不合格。?? 如果是其它應用,比如列車上用的 MVB 總線,由于工作頻率低(最高 3MHz 物理帶寬),可以用到 200 米長度。這要看對應的應用標準如何規定來確定。
]]>信號接收端內置的放大器被稱作差信號放大器,又稱差分放大器、差電壓放大器、差模放大器。顧名思義,它只放大兩根芯線上信號波形的“差電壓”,不放大兩根芯線上的“共電壓”。所以,如果這對芯線上還有因外來輻射感應而疊加上的共電壓(也稱共模電壓、共模信號、共軛信號),則將被此差分放大器擋住,不會進入下一級信號處理系統內,但原來線對上的對稱差電壓則可以“通行無阻”,被送去進一步做放大、處理。這就實現了將有用的差信號(平衡信號)傳送至遠處的目的。而共信號將被差分放大器直接抑制掉了。
那么,共信號是從哪里來的呢?共信號除了由外來輻射進入線對中,再就是因兩端設備的地電壓不等或波動“相對”引入的。為什么說是相對引入呢?這是因為地電壓波動“相對于”兩根信號輸入芯線來講是“共信號”—-它將無法通過差分放大器進入下一級系統內。
]]>由上所述,信號的平衡傳輸模式在“抵御”外來輻射的共模干擾、地電平波動等造成的相對共模干擾等方面非常有效,實現把有用信號傳送到遠方。但如果線對是平行線的話,外來輻射干擾就不能被完全消除。這是因為,外來輻射源(比如 10 厘米遠處的變頻電機)相對于線對中的兩根芯線 A、B 的距離總有一根會離得更近些(那怕只近 1mm)。離得近的這根芯線就會比離得遠的那根芯線感應的電磁波能量稍多(微量)。線對越長,累積下來的“微能量差”就越大,這樣到達接收端口處就會有數量可觀的累積“差信號”出現。接著就會被下一級入口處的差分放大器將其放大。如此一來,外來輻射信號就堂而皇之地進入了下一級信號處理系統—這就相當于外來輻射干擾成功“入侵”了系統—-而這是需要絕對避免的。避免“入侵”的徹底方法就是將每對線對都各自獨立地屏蔽起來(例如七類線),不讓輻射干擾信號進入線對。這種方法效果很好,但會增加線纜成本和接地成本(屏蔽需要接地才能有顯著效果);另一種廉價且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用屏蔽,而是將線對絞起來(此即“平衡傳輸線”的基本結構),這樣 A、B 芯線成互絞結構,造成各自與輻射干擾源之間的距離“輪番靠近”、交替遠離,因此差信號的累積現象就不會出現了。也就是說,外來輻射干擾被“輪番靠近”這種雙絞線特有的結構給抵消掉了。這就是雙絞線能抵消外來干擾的“秘密”。?? 很容易理解,雙絞線絞得越密,這種“輪番靠近”式的抵消效果就越好,所以六類線比五類線絞接率高,五類線比三類線絞接率高。
]]>??????? 首先,讓我們簡要地回顧一下線纜演進過程。?5e類技術規范的不斷完善源于千兆以太網的發展。在制定千兆以太網技術規范期間,低端低檔次的?5類電纜是否能對這種網絡給予支持曾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隨之,出現了等電平近端串擾?(elfext)和回波損耗等新的關鍵測試參數。因此,業界制定了?5e?類電纜技術規范。然而,?6?類電纜規范尚未制定。盡管現有網絡或新興網絡還不必依賴6?類解決方案來支持,但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6?類電纜將成為銅纜布線的主流解決方案。最終,隨著網絡的發展,為其提供支持的將肯定是6?類布線解決方案,而不是?5e?類。現在很難說由?6類方案提供支持的具體時間,但其在網絡建設方面表現出的技術優勢則是不爭的事實。因此,?6?類線纜取代?5e?類只是時間的問題。
特性?/?優點對比:
特性:?6類優?vs?5e?類優點
1、性能:支持所有當前及新興銅纜布線網絡,同時留有余量,可支持日后新增的用途,支持所有現有已知及新興銅纜布線網絡,包括千兆以太網,但對下一代支持能力不詳
2?、頻率范圍:?1?-?200mhz?,附加余量空間可達?250mhz?1?-?100mhz
3?、余量:銅纜布線余量最高,網絡隨時間推移、或安裝不當、溫濕影響等因素導致因級別下降而產生故障的可能性小銅纜布線余量高,可支持增長的應用需求,如千兆以太網,但隨著高速網絡的發展,所留余量會很快達到滿負荷
4?、便于安裝:采用?utp?布線手段安裝迅速簡便,成本低,可靠性高。
5?、向下兼容:允許現有?5?類?/5e?類組件與?6?類組件混用,兼容?5?類?/5e?類功能,向下兼容?5?類和?3?類
6?、有源組件成本:余量較高,有源組件不必發射合成信號,從而降低有源組件成本開發的高速網絡在低類別布線系統運行必須補充合成信令機制,以補償衰減、?next?等。有源組件成本將會相應提高。
7?、初始成本:比?5e?類解決方案高?20?-?30?%?(?但擁有成本低于?5e?解決方案?)?與高檔?5類解決方案基本相同
8?、擁有成本:使用壽命長,擁有成本低于?5e?類解決方案,使用壽命比?5?類解決方案長,但低于?6?類解決方案。
?
請注意,?6?類和?7?類線纜的實際數值可能與該表公布的結果不同。我們估計?6類線纜的數值變化不大,而?7?類線纜與最終公布的規范值肯定有較大差別。但無論如何,從結果看,?6?類線纜在?5e類的基礎上有了改進。從頻率范圍看,?5e?類線纜仍局限在?100mhz?,而?6?類線纜已提高到?200mhz?,并規定在此基礎上再加25?%余量,即達到?250mhz?。
?
哪種方案適合自己?
?目前,結構布線商們在在營銷上存在不少水分。?“?經測試高達?300mhz”?、?“?保障應用?”?、?“6類電纜是千兆以太網的選擇?”?、?“?絕對獨家供應商解決方案?”等市場炒作和宣傳誤導將用戶們搞得一頭霧水。無疑,眾多用戶關注的是安裝,而不是另一種銅纜布線解決方案。
針對用戶的應用環境給出最佳的技術建議。強調的是多樣化的選擇,而不是將方案拘泥于?5?類、?5e?類、亦或?6類,屏蔽或非屏蔽,銅纜或光纖。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在各種方案中加以選擇。建議用戶考慮以下問題:
1)?目前的用途是什么,估計今后的應用發展如何?大概的進程規劃?
?如果在今后?5?-?10?年只打算使用?100baset?,那么?5e類電纜就足以了。但如果您考慮不久將隨時應用寬帶,如實時電視會議、三維模式、桌面印刷等,最好采用?6?類解決方案。
2)?前景是否明朗;企業發展速度如何?
?如果前景不明,安全起見,可采用?6?類解決方案。或者您預見到企業將會持續高速發展,那么?6?類以上解決方案可提供更大的?“增長空間?”?,以備需要網絡擴容來支持企業的發展。
3)?網絡于日常運營的重要性如何?
例如,銀行網絡系統是其運營的生命線。如果停機幾分鐘,將會給其業務造成數以千計美元的損失。因此,從充分的余量、易于安裝和可靠性角度考慮,6?類線纜是更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4)?如何考慮預算?
?如果預算不受限制,我們就全部采用光纜了。客觀環境是現實的,預算是有限的。所以,您肯定會考慮?6類線纜解決方案在經濟上的承受能力,畢竟它要比?5e?類方案的成本高?20?-?30%。不過,在決策時千萬不要僅著眼于初期成本,這一點至關重要。您可能會驚奇地發現,與?5e?解決方案相比,?6?類解決方案的壽限成本更低(?即擁有成本更低?)?。
?
根據對上述問題及此類情況的分析,您可以知道哪種方案最適合自己的需求,同時成本又在預算范圍之內。從?5?類、?5e?、?6類,屏蔽或非屏蔽,銅纜或光纖,
超五類&六類線纜性能對比-最差狀況
參數除另有規定?,?所有數值以?db?為單位?cat5classd?cat5e?cat6classecat7classf
頻率范圍?(mhz)?1-100?1-100?1-200(250)?1-600
衰減?24.0?24.0?21.2(36.0)?20.8(54.1)
近端串擾?27.1?30.1?39.9(33.1)?62.1(51.0)
功率和近端串擾?n/a?27.1?37.1(30.2)?59.1(48.0)
衰減串擾比?3.1?6.1?18.7(0.1)?41.3(-3.1)
功率和衰減串擾比?n/a?3.1?15.9(-5.8)?38.3(-6.1)
等電平遠端串擾?17.0?17.4?23.2(15.3)?ffs
功率和等電平遠端串擾?14.4?14.4?20.2(12.3)?ffs
回波損耗?8.0?10.0?12.0(8.0)?14.1(8.7)
傳輸時延?(ns)?555.0?555.0?538(536)?504(501)
時延偏差?(ns)?50.0?45.0?45.0?20.0
?
所有數值為?100mhz?處測量值?(?最差狀況-通道?)?。括號內數值分別為?6?類電纜在?250mhz?處和?7?類電纜在600mhz?處的測量值。表中所示?6?類和?7?類電纜數值可能與最終標準有出入。超五類&六類線纜性能對比。
七類、六類雙絞線性能比較
屏蔽+線對屏蔽?七類線(德特威勒)?Sstp?Cat.7(HSYVP-7)?最高傳輸頻率?600/1000MHz
七類線是一種8芯屏蔽線,每對都有以個屏蔽層,然后8根芯外還有一個屏蔽層,接口與現在的RJ-45不兼容
六類和七類布線系統有很多顯著的差別,最明顯的就是帶寬。六類信道提供了至少200MHZ的綜合衰減對串擾比及整體250MHZ的帶寬。七類系統可以提供至少500MHZ的綜合衰減對串擾比和600MHZ的整體帶寬。
大量的寬帶應用促使人們需要更多的帶寬。例如,一個典型的七類信道可以提供一對線862MHZ的帶寬以傳輸視頻信號,在另外一個線對傳輸模擬音頻信號,然后在第三、四線對傳輸高速局域網信息。這種應用在目前聽起來像一個科學幻想,但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成為現實。
六類和七類系統的另外一個差別在于它們的結構。六類布線系統既可以使用UTP,也可以使用STP。而七類系統只基于屏蔽電纜。在七類線纜中,每一對線都有一個屏蔽層,四對線合在一起還有一個公共大屏蔽層。從物理結構上來看,額外的屏蔽層使得七類線有一個較大的線徑。
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在于其連接硬件的能力,七類系統的參數要求連接頭在600MHZ時所有的線對提供至少60DB的綜合近端串繞。而超五類系統只要求在100MHZ提供43DB,六類在250MHZ的數值為46DB。
7類布線技術和光纖的比較
飛速發展的網絡應用對帶寬的需求不斷增加。今年頒布的六類布線系統憑借其250MHz的帶寬滿足了目前大多數的商業應用。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250MHz帶寬不能充分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因此,就未來幾年布線系統的發展趨勢展開了關于七類布線與光纜孰優孰劣的討論。?
選擇線纜類型應從線纜用途、要求的傳輸容量、傳輸帶寬、價格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線纜類型有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光纜三大類。
(1)非屏蔽雙絞線UTP,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布線系統,適用于傳輸帶寬在250MHz以下,沒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網絡應用,其優點是整體性能不錯、價格便宜、施工和維護比較方便。六類布線系統已經達到了非屏蔽雙絞線的性能極限。?
(2)鋁箔屏蔽的雙絞線FTP,帶寬較大、抗干擾性能強,具有低煙無鹵的特點。相對的,屏蔽線比非屏蔽線價格及安裝成本要高一些,線纜彎曲性能稍差。六類線及之前的屏蔽系統多采用這種形式。?
(3)獨立屏蔽雙絞線STP,每一對線都有一個鋁箔屏蔽層,四對線合在一起還有一個公共的金屬編織屏蔽層,這是七類線的標準結構。它適用于高速網絡的應用,提供高度保密的傳輸,支持未來的新型應用,有助于統一當前網絡應用的布線平臺,使得從電子郵件到多媒體視頻的各種信息,都可以在同一套高速系統中傳輸。額外的屏蔽層使得七類線有一個較大的線徑,這些特點要求在設計安裝路由和端接空間時要特別小心,要留有很大的空間和較大的彎曲半徑。
?????高帶寬的應用需要最新型的網絡布線技術,六類布線系統憑借其250MHZ的帶寬滿足了今天的商業應用。最新的消息表明TIA(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Associations)的TR42委員會已經通過了六類標準568B-B.2.1,該標準將于六月十八日由TIA正式頒布。
?然而,技術還在不斷進步,250MHZ帶寬不能充分地滿足人們的需要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因此,標準制定機構和制造商正在考慮利用一種新型的銅纜系統,其帶寬可以高達600MHZ,人們將這種系統稱為七類電纜,采用這種系統可以極大地擴展局域網的功能。
?在探討七類電纜的技術細節之前,我們首先回顧電纜標準的發展歷程及當前電纜的類別。
精密的電纜標準用于在產品的供貨商和使用者之間建立系列化的通用規程,有些標準則可以通過準則的設置來確定某個產品是否可以在某些國家進行銷售。
?在北美,標準主要由以下三個組織頒布:
?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Institute,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
?TIA(Telecommunication?Industry?Association,電信工業聯合會);
?EIA(Engineering?Institute?Association,工程技術協會)。
?通常情況下,其中的一個組織頒布一個標準,再由另外兩個組織進行修正。
在歐洲,電纜標準由CENELEC(歐洲電子技術標準委員會)發布,該組織的成員來自于歐洲19個國家的電子技術委員會。ISO/IEC將采納CENELEC的標準作為ISO/IEC的標準。
TIA和ISO已經作出很多努力來協調各自的標準,因此,TIA和ISO頒布的標準幾乎沒有什么差別了。由于電纜、接頭及電纜驗證測試儀的生產商通常要在全球范圍內經銷他們的產品,因此制造商必須證明他們的產品符合EIA/TIA/ANSI(以及CENELEC)的標準。
?1-6類布線系統
?不同的雙絞線類別代表了系統所能提供的速率。
?線纜類別 最大傳輸速率 應用
?1類(CAT1)? 低于1Mbps? 模擬語音信號
?2類(CAT2)?4Mbps?用于令牌環的IBM?布線系統
?3類(CAT3)?16Mbps?10Base-T以太網
?4類(CAT4)?20Mbps?令牌環
?5類(CAT5)?100Mbps?100Base-T以太網
?1000Mbps(4對)
?超5類(CAT5E)?100M?bps?以太網,ATM
?155Mbps
?6類(CAT6)?200-25OM?寬帶應用
?七類系統有什么不同?
六類和七類布線系統有很多顯著的差別,最明顯的就是帶寬。六類信道提供了至少200MHZ的綜合衰減對串擾比及整體250MHZ的帶寬。七類系統可以提供至少500MHZ的綜合衰減對串擾比和600MHZ的整體帶寬。
大量的寬帶應用促使人們需要更多的帶寬。例如,一個典型的七類信道可以提供一對線862MHZ的帶寬以傳輸視頻信號,在另外一個線對傳輸模擬音頻信號,然后在第三、四線對傳輸高速局域網信息。這種應用在目前聽起來像一個科學幻想,但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成為現實。
六類和七類系統的另外一個差別在于它們的結構。六類布線系統既可以使用UTP,也可以使用STP。而七類系統只基于屏蔽電纜。在七類線纜中,每一對線都有一個屏蔽層,四對線合在一起還有一個公共大屏蔽層。從物理結構上來看,額外的屏蔽層使得七類線有一個較大的線徑。
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在于其連接硬件的能力,七類系統的參數要求連接頭在600MHZ時所有的線對提供至少60DB的綜合近端串繞。而超五類系統只要求在100MHZ提供43DB,六類在250MHZ的數值為46DB。
?連接頭和測試儀
?對七類系統持悲觀態度的人們經常堅持下述觀點:
?1、七類電纜及連接器件制造商不能滿足七類系統的需求;
?2、人們在安裝一套新的七類系統之后不能保證該系統在整個范圍內都運行良好,因為還沒有一部能測試所有帶寬范圍的測試儀
電纜和連接器制造商需要在很短的時間來滿足六類系統大需要,那么他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提供穩定的七類系統呢?西蒙公司(Siemon)已經開發一種新型的連接器接口以超越RJ連接頭的限制。這種被稱為Tera的連接器已經被ISO/IECJTC1/SC25工作組選為非RJ型的連接器。Siemen公司已經向多家制造商申請了Tera連接器的專利。目前的七類系統,其性能已經超過了七類草案對于連接器、電纜、鏈路和信道的要求。
除此之外,目前已經有手持的局域網測試儀fluke DTX-1800用以進行七類系統的全頻帶范圍測試(0-600MHZ),其最大測試帶寬高達750MHZ。除了進行七類測試外,這種測試儀還可以用于3類、5類、超5類和6類的系統,也具有光纖測試的功能。有了這些新型的測試儀,線纜安裝商和最終用戶將來不會僅僅依賴于線纜和連接器制造商對于其產品600MHZ帶寬的承諾。目前,每個鏈路都可以在安裝后單獨驗證,滿足了制造商、安裝商和最終用戶的需求。
有些人會認為光纖系統可以給人們帶來足夠多的帶寬,并且光纖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是,如果考慮到光纖路由器、交換機和網卡的成本因素,光纖的價格優勢就會很快地喪失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七類標準在今年年底的推出,高質量的線纜產品和連接器以及測試帶寬高達750MHZ的局域網線纜測試儀將會給人們的寬帶應用帶來極大的方便和可能。
福祿克Fluke DTX-1800測試帶寬能達到900MHZ,所以能滿足七類線測試帶寬的要求,此外fluke networks(福祿克網絡)公司的:fluke DTX-CLT 是超五類線纜測試儀,fluke DTX-LT 是六類線纜測試儀,fluke DTX-1200 是六類線纜測試儀。福祿克 Fluke DTX系列的測試儀已經廣泛應用在布線工程,線纜廠,高校及科研單位,得到了廣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