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14763-3標準中關于光纖管理
3.4 管理
A. 測試結果文檔編制
1. 現場測試儀器中保存的測試結果記錄應傳輸至基于Windows?的數據庫應用程序,支持對這些測試記錄進行維護、檢查和存檔。這些測試記錄應不加修改地上傳到PC,即“和在現場測試儀器中保存的一樣”。CSV (逗號分隔值)等文件格式不能為這些記錄提供足夠的保護,不應使用。
2. 應提供測試結果文件,供業主或業主代表在安裝期間進行檢查,并在完成電信機房或骨干布線的測試后5個工作日提交給業主代表。安裝方應保留副本,以便準備竣工信息。
3. 在業主驗收建筑之前,應以CD-ROM/DVD形式儲存和提交完成項目的數據庫,包括雙絞線銅纜鏈路(如有)。該CD-ROM/DVD應包括查看、檢查以及打印任何測試報告選項所需的軟件工具。
4. 測試儀器報告的電路ID應與規定的電纜ID一致(見本章第3.3部分)。
5. 以電子數據庫形式提供關于每條被測光纖的詳細測試結果數據,應包含以下信息:
a. 最終用戶規定的位置標識。
b. 處理測試結果時依據的測試限值名稱。
c. 測試人員姓名。
d. 測試儀存儲器中保存數據時的日期和時間。
e. 現場測試儀器的制造商、型號和序列號。
f. 測試軟件的版本以及測試儀中測試限值數據庫的版本。
g. 光纖標識號。
h. 每條光纖的長度。
1) 使用具有長度功能的OLTS時使用的長度計算折射率。
i. 測試結果,包括OLTS在相應波長下的衰減鏈路和通道測量值及裕量(實測衰減與測試限值之差)。
j. 測試結果,包括相應波長下的OTDR鏈路和通道軌跡及事件表。
k. OTDR計算的每條光纖的長度。
l. OLTS和OTDR測量的被測鏈路的總體合格/不合格評估結果。
m. 其他報告內容。
1) 每個光纖端面的圖片或照片。
2) 基于IEC 61300-3-35標準判定的端面合格/不合格狀態。
B. 記錄副本和竣工圖
1. 項目實施期間,根據施工經理或業主要求定期提供記錄副本圖紙;以及在項目結束時在CD-ROM/DVD上提供記錄副本圖紙。項目結束時的記錄副本圖紙應采用CAD格式,包括體現相對于之前圖紙的任何增加或變動的標記,例如但不僅限于電纜路徑和端接點。CAD圖應包含從測試儀導入的測試數據。
2. 竣工圖應包括但不僅限于框圖、配線架和電纜標簽、電纜端接點、設備間布局和配線架安裝細節??⒐D應包括截至施工完成時所做的全部現場變化:
a) 現場直接更改拉動方法。
b) 現場直接更改交叉連接和配接方法。
c) 水平電纜路線變化。
d) 骨干電纜路線或位置變化。
e) 相關的詳細圖紙。
本文關鍵字: ISO/IEC 14763-3, 光纖管理
原創標題:ISO/IEC 14763-3標準中關于光纖管理
原文鏈接:http://www.whjsdny.com/archives/isoiec-14763-3-manage.html
版權說明:本文為深圳市連訊達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官網(www.whjsdny.com)版權所有。如果您需要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文鏈接!如為轉載文章會注明文章出處,轉載文章不代表本公司觀點。對于某些同行無恥惡意抄襲剽竊連訊客戶案例的違法行為,連訊將追究法律責任!
詳情請致電連訊公司:0755-83999818



新一代中文手持式測試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中文手持式測試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手持式網絡分析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快速OTDR測試儀 – 省時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