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Fiber 光纖測試儀在光纖維護中的應用
光纖對損耗的要求越來越嚴格,10G的網絡要求總的光纖鏈路損耗控制在2.6dB以下,而10M和100M的網絡光纖損耗要求相對來說會寬松很多,這就使得在原先的網絡中光纖鏈路幾乎很容易就可以實施運行。但如果速率提升至1G和10G時,原先的最小損耗就不一定能適用于新的應用,需要用OptiFiber光纖測試對損耗參數進行量化測試,以判定是否能夠支持標準要求。另外,高速率網絡對光纖本身也提出了要求,光纜也分成了不同的類別,為了提高速率,需要光纖本身支持更高的模式帶寬,尤其是對于廣泛應用于局域網中的多模光纖,不同的模式帶寬(MBW)對應的鏈路長度有所不同,而它們對應的最大損耗也是有差異的,換句話說,僅有損耗合格也不能保證被測鏈路可以支持10G網絡,還必須有相對應的模式帶寬。
大多數業界標準和客戶工作聲明都要求通過測量損耗來認證光纖鏈路。使用 OptiFiber 的可選損耗/長度認證模塊,您可以獲得與我們的光纖測試適配器同樣強大的損耗認證功能。只有 OptiFiber 提供了這樣一個獨立的模塊:該模塊既集成了插入損耗和 OTDR 認證功能,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您需要攜帶至現場的工具。 損耗/長度認證功能提供了目前最快的認證解決方案。該認證解決方案使用一個主單元和一個智能遠端單元,因此在 OptiFiber 的一個自動化操作中:測試兩種波長的兩條光纖,即一條用來發送數據的光纖和一條用來接收數據的光纖所組成的線對?使用傳播時間技術測量光纖長度?測量兩種波長的兩條光纖的插入損耗?在不交換主單元和遠端單元的情況下啟用雙向測試?計算損耗承受范圍并將結果與用戶定義的測試限度值進行比較?立即顯示通過/失敗鏈路狀態這種經事實檢驗的測試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測試最多的鏈路。您可以詳細查看數據以獲得有助于分析鏈路和排除鏈路故障的詳細信息。OptiFiber 還集成了可以節約時間的 FindFiber 功能,允許兩端的用戶迅速檢查和恢復鏈路連續性。
PS:DTX-1800配合DTX OTDR使用也可以測試光纖損耗等參數。
OptiFiber光纖測試中常見的問題
案例1,為什么光纖測試通過,但網絡運行時還是丟包?
在標準的選擇,不少用戶會犯一些明顯的錯誤,如測試時不太注意被測光纖是50μm還是62.5μm的。
兩種孔徑的光纖對最大損耗值的要求出入還是比較大的,錯誤地選擇光纜測試標準將直接導致判定門限的變化。舉例說,如果實測鏈路是50μm光纖,而選的測試標準是62.5μm,而應用是100Base-FX,假設測試結果為10dB,測試儀就會得出PASS的結果,而真實情況應該是不合格的,因為它超過了6.3dB的判定門限。這就回答了前面的問題,測試通過,但為什么跑數據還是會丟包。
案例2:通過了萬兆的標準,為什么還是不能支持萬兆的速率?
存在這樣的用戶,做網絡骨干的升級,他們會升級交換機的模塊和服務器的模塊,當然也會測試網絡中光纖的損耗,看似方法上沒有什么問題,測下來光纖達到了萬兆網絡的要求,損耗小于標準極限值,但實際運行效果還是不理想。
分析原因,主要是沒有考慮到光纜的模式帶寬,不同光纜的模式帶寬代表在一定距離內可以提供的最大帶寬,模式帶寬越大,在一定距離內傳輸速率就可以越大,但是由于先前很多光纖都是早些年布下的,模式帶寬一般都比較低,小于160以下,導致距離一長,速率就上不去,雖然此時損耗是合格的。
案例3:測試損耗都達標,模式帶寬也沒有問題,為什么實際運行還是有問題?
我們在測試還有一種誤區,只要損耗通過,就認為光纖就是沒問題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假設這樣一種情況,標準設計要求鏈路損耗在2.6dB,但測試時由于適配頭故障,一個適配頭的損耗達到了0.75dB以上,但總鏈路損耗測下來還是小于2.6dB,這時如果單純的測試損耗,可能就發現不了適配器的問題,但真正網絡使用中卻會因為適配器問題而導致傳輸誤碼率大大增加。
本文關鍵字: OptiFiber, OptiFiber 光纖測試儀, 光纖測試, 光纖測試儀, 損耗
原創標題:OptiFiber 光纖測試儀在光纖維護中的應用
原文鏈接:http://www.whjsdny.com/archives/optifiber-429.html
版權說明:本文為深圳市連訊達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官網(www.whjsdny.com)版權所有。如果您需要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文鏈接!如為轉載文章會注明文章出處,轉載文章不代表本公司觀點。對于某些同行無恥惡意抄襲剽竊連訊客戶案例的違法行為,連訊將追究法律責任!
詳情請致電連訊公司:0755-83999818



新一代中文手持式測試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中文手持式測試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手持式網絡分析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快速OTDR測試儀 – 省時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