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MD現象?多模光纖的傳輸瓶頸
????? 眾所周知,光纜系統在傳輸光信號時,離不開光收發器和光纖。光收發器的種類主要有兩大類:發光二極管(LED)和激光發光器(Laser)。?雖然在性能上,激光發光器遠遠優于發光二極管,但是由于制造成本的問題,使絕大多數局域網用戶一直難以負擔激光發光器的高昂價格。直到最近,一種新型發光器件垂直腔表面發光器VCSELs(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s)的出現,才解決了這個問題。VCSELs吸收了激光發光器件的性能優勢如響應速度高,傳輸光譜窄,和發光二極管的優勢如藕合效率高及成本低廉。因此,采用低成本高性能的VCSELs發光器件,配合多模光纜的方式可以傳輸高達10Gb/s的信號。
但是,另一個問題又出現在用戶面前,即傳輸距離。使用光纜的用戶除了傳輸速率外,還對傳輸距離有要求。實驗證明,傳統多模光纜,不論是50μm還是62.5μm,雖然可以支持10Gb/s的網絡傳輸,但其支持距離都在100米以內,這對網絡主干的應用是根本無法滿足的。
多模光纖的傳輸瓶頸——DMD
為什么在100Mbps時可以支持2000米的多模光纖,在1Gbps時只能支持550米?其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多模光纖的DMD現象。經過測試,我們發現,多模光纖在傳送光脈沖時,光脈沖在傳送過程中會發散展寬,當這種發散狀況嚴重到一定程度后,前后脈沖之間會相互疊加,使得接受端根本無法準確分辨每一個光脈沖信號(見下圖),這種現象我們稱為DMD(Differential?Mode?Delay)。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模光纖中同一個光脈沖包含多個模態分量,從光傳輸的角度看,每一個模態分量在光纖中傳送所走的路徑不同,例如,沿光纖中心直線傳送的光分量,與通過光纖包層反射傳送的光分量具有不同的路徑。從電磁波角度看,在多模光纖內徑中的這個三維空間內包含著很多模態(300-1100)分量,其構成十分復雜。
當我們采用像LED這樣的發光器件時,面光源LED發射的光充滿在整個光纖中(我們稱為overfilled模型)。光能量均勻分布在所有的模態分量中。由于不同路徑傳送的光分量到達時間存在差異,因而光脈沖會逐漸變寬。但是,由于能量均勻分布,每一個光分量對整個光脈沖的影響反而很小,在技術上,我們將這種帶寬稱為Overfilled?Launch?Bandwidth(OFB);當我們把LED換成Laser時,情況會變得不同,由于激光只包含很少幾個模態分量,因而每個光分量攜帶的能量十分集中,這樣一來每個光分量反而會對整個光脈沖產生重要的影響。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只存在兩個模態分量,它們到達的時間不同,因而會導致整個光脈沖的嚴重發散。
由于LED發光器件本身的性能局限,在1Gbps以上的高速應用中,發光器件主要采用激光發光器件,而傳統多模光纖從標準上和設計上均以LED方式為基礎,因此,由于兩種發光器件傳輸方式的不同,必須對光纖本身進行改造,以適應光源的變化。因此,ISO/IEC?11801著手制定了新的多模光纖標準等級,即OM3類別,并在2002年9月正式頒布。而Avaya公司的SYSTIMAX?SCS結構化布線系統中,已經先于國際標準推出了我公司的OM3型多模光纖-LazerSPEED解決方案,針對目前潛在的10Gb/s網絡應用。
ISO標準中對多模光纖的重新分類,OM1指目前傳統62.5μm多模光纖,OM2指目前傳統50μm多模光纖,OM3是新增的萬兆光纖。注意光纖帶寬指標的兩種模式,Overfilled?Launch?Bandwidth是針對LED發光器件的匹配指標,而Laser?Bandwidth是針對新型激光發光器件的匹配指標。OM3光纜同時在兩種模式下都進行了優化。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傳送波長的選擇,850nm還是1300nm。雖然波長越長,性能會越好,但是發光器件的造價會成倍增長,因此,用戶如果可能,盡量選擇短波長應用系統以降低成本。例如,新型VCSELs發光器件就是以短波長為應用環境,而標準Laser發光器件主要用于長波長環境。
OM3光纖的測試問題
DMD測試的主要步驟是:采用一根5μm的單模探針與被測OM3光纖相連,通過單模探針不斷向被測光纖發生光脈沖,與此同時,探針進行掃描移動,從光纖軸心向邊緣移動,每次移動大約1μm。在接收端,每個位置的光脈沖都會被記錄并疊加在同一個時域圖上以形成DMD指標。到達光脈沖會由于不同路徑產生時間差,同時由于光脈沖本身會發散,將這兩方面的差異相加,根據標準比對,用以判定OM3光纖是否滿足標準。下圖圖示說明了這種測試的情況:
由于上述測試需要極其精密的設備,和測試方法。目前用戶不可能在現場進行測試,只能由專門的實驗室進行測試,Avaya公司SYSTIMAX實驗室是目前少數幾個可以進行上述測試的地方之一。值得高興的是福祿克Fluke DTX-1800加上自己獨有的DTX-SFM2或者DTX-MFM2能夠很好的進行OM3光纖的測試。
OM3光纖的性能優勢
由于用戶在網絡應用中面臨的升級壓力,從現在的1Gb/s,到未來的10Gb/s,如何針對現在的應用和實現未來平滑的升級過度,是每個用戶都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本文關鍵字: DMD
原創標題:什么是DMD現象?多模光纖的傳輸瓶頸
原文鏈接:http://www.whjsdny.com/archives/dmd.html
版權說明:本文為深圳市連訊達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官網(www.whjsdny.com)版權所有。如果您需要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文鏈接!如為轉載文章會注明文章出處,轉載文章不代表本公司觀點。對于某些同行無恥惡意抄襲剽竊連訊客戶案例的違法行為,連訊將追究法律責任!
詳情請致電連訊公司:0755-83999818



新一代中文手持式測試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中文手持式測試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手持式網絡分析儀 – 省時省力。
新一代快速OTDR測試儀 – 省時省力。
